随着《国资委79号文》的颁布,央企的全面信创替代已进入关键的倒计时阶段。
作为行业先行者,某电力巨头企业已将25万信创终端替换纳入其“十四五”数字化战略规划的核心,旨在从根本上提升终端供应链安全与自主可控水平。目前,替换工作已稳步推进,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实现全面覆盖。
然而,随着信创替换进程的推进,传统域控体系在新环境下逐渐失效,暴露出一系列管理与安全的短板,特别是多种信创终端缺乏统一域控支持,而导致的管理空白、安全隐患尤其突出。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身份管理的真空:终端身份认证依赖强度不高的本地密码,权限分散,无法进行统一配置与管理,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安全策略的滞后:安全策略无法集中下发,需要对海量终端进行逐台手动配置,效率低下、错误率高,难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动态网络威胁。
网络边界的失守:缺乏有效的准入控制,非法设备可轻易接入内部网络,形成难以监控的安全盲区。
安全审计的困境:终端审计日志分散存储,如同大海捞针,一旦发生安全事件,难以进行有效追溯和分析。
管理体系的断层:最核心的问题在于,传统的Wintel架构AD域控体系无法兼容信创平台,导致加域、退域等关键管控操作失效,形成明显的管理断层。
破局之道:联软信创域控解决方案——全面替代,平滑过渡
面对传统域控体系逐渐失效的困局,联软科技凭借其自主研发的信创域控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了全新的破局思路。该方案不仅全覆盖微软AD功能,更实现了对主流信创OS环境的全面兼容。过创新的协议兼容层与安全引擎,方案支持Windows、统信、麒麟、MacOS、Linux等全系列操作系统的域认证接入,同时满足国密算法的合规要求、跨平台的组策略管理以及高可用性部署需求,助力企业实现对微软AD的一站式平滑替换。
▲联软信创域控系统功能架构
实施时通过分级部署架构,采用在网公司与各二级省公司部署服务器组件,两者联动实现多地分布式部署,以适用不同规模和复杂的环境要求。
方案核心价值:技术自主可控,管理智能高效
✅ 全栈自主可控,根除外源性风险联软信创域控系统采用完全自主研发的国产活动目录技术,彻底摒弃国外AD产品。从底层架构到上层应用,核心技术完全自主可控,有效规避了因外部技术限制、潜在安全后门等问题带来的供应链风险,为企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此外,系统的灵活性优势显著,可根据企业特定需求进行快速、灵活的定制开发。当企业面临组织架构调整或业务流程变更时,联软的开发团队能够迅速响应,定制化功能,响应速度相比国外原厂支持提升数倍。
✅ 自动化流程引擎,实现高效集中的用户与权限管理彻底改变传统模式下新员工入职需在多个系统间手动申请账号的繁琐流程。通过联软信创域控系统,人力资源部门仅需在控制台进行一次操作,即可为新员工创建统一的企业账户。该账户信息将通过预设的自动化流程,实时同步至企业内部所有关联的业务系统。无论是员工在职期间的岗位调动、权限变更,还是离职时的账户停用,均可通过集中管理平台一键完成,显著提升管理效率与准确性。
✅深度集成生态 优化资源访问体验并保障连续性
联软信创域控系统具备强大的生态集成能力,可与各类国产操作系统、办公软件、数据库等信创产品深度融合。员工可在国产操作系统上,通过信创域控实现的单点登录(SSO),无缝、流畅地访问企业内部的各项数据资源。同时,系统的高可用性与容错机制为业务连续性提供了有力保障。通过部署多台域控制器实现冗余备份和数据实时同步,当任何一台域控服务器出现故障时,其他服务器将自动接管服务,确保企业核心业务7x24小时不间断运行。
✅ 强大组策略 强化统一身份认证与网络安全防护
彻底解决旧有系统中身份验证方式各异、安全级别参差不齐的问题。联软信创域控系统建立了统一的强身份认证机制,并支持结合动态口令、生物识别等多因素认证(MFA),极大提升了账户的安全性。更重要的是,系统强大的组策略功能,允许企业根据部门、岗位、业务需求等维度创建不同的用户组,并针对每个组集中制定和应用精细化的管理策略,包括权限分配、软件安装限制、系统配置标准等,从而实现对用户网络访问权限的精细化控制,全面强化网络安全防护。
✅ 实战化安全能力 显著提升终端安全防御与攻防演练成效
通过部署联软信创域控解决方案,企业能够提高国家级攻击、勒索攻击等终端防御能力,提升“两高一弱”(高危漏洞、高危端口、弱口令)、“SL专项行动”治理能力,提高HW演练成绩。